云南省第一屆“全國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先鋒”候選人推選來啦!
時間:2021-08-08 11:07 來源:未知 微信公眾號:yn2553 QQ公眾號:800061629
▲ 雨季去哪好?當然是去云南吃菌子啦!
“紅傘傘,白桿桿......”
云南人:“你吃菌鬧著啦?”
告別旱季的第一場雨,將云南正式帶入雨季,同時也帶來了云南人最期望的“吃菌季”。每年六月至十一月,是云南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菌子們個個整裝待發(fā)、破土而出,準備飛向各地的餐桌。現(xiàn)在,正是吃菌子的最好時節(jié)。
▲ 云南人最盼望的“吃菌季”終于來啦。
云南人不吃“蘑菇”,在云南口語中,所有菌類皆可統(tǒng)稱為“菌”,昆明話發(fā)音“介”,也叫“菌子”。一說到菌子,云南人可以滔滔不絕說個不停......畢竟,全國沒有哪里的人,能比云南人更懂菌子。
云南人有多愛吃菌?據(jù)報道,一位菌子的狂熱粉絲每年至少要買5萬元的野生菌來吃,從菌子上市一直買到下市。像現(xiàn)在的旺季,云南一個市場的野生菌日成交量可達500噸。
▲ 云南菌子交易市場上的新鮮菌子。圖/視覺中國
“云南有多少種菌子呀?”這是當?shù)厝俗钆侣牭降膯栴},因為實在太多了。據(jù)統(tǒng)計,世界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種,云南有900余種,約占全球種類的36%。
▲ 任君挑選的菌子們。圖/視覺中國
被稱為“植物王國”的云南,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幾乎囊括了中國從黑龍江省漠河,到海南島的全部氣候類型。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孕育了豐富的食用菌資源。
▲ 昆明市琳瑯滿目的各類野生食用菌,帶著森林泥土的芬芳飄香上市。圖/視覺中國
據(jù)統(tǒng)計,云南可食用菌類幾乎包括了全國乃至全世界大多數(shù)的食用菌種類,占全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僅木水花市場在售的野生菌種類就有258種,昆明人愛吃的野生菌主要有青頭菌、見手青等一二十種,牛肝菌就可細分為30多種......云南的菜市場,就是一個微縮版的“野生菌王國”。
▲ 云南食用野生菌知多少。制圖/孫寶璐
見手青,還是“見小人”?
無論在云南還是外地,呼聲最高的野生菌,一定是見手青了。雖有微毒,但憑著可以“見小人”這一特殊技能,成功出圈。傳說每一個云南人都有一個吃見手青中毒的朋友,用昆明話來說,算“吃著菌啦”(意為吃菌中毒了,在平?谡Z中也有吃錯藥了的意思)。
▲ 上圖:紅見手。攝影/萬瑞;下圖:黃見手。圖/視覺中國
見手青是牛肝菌家族中的一員,云南最為常見的見手青,是紅見手和黃見手。紅見手,也稱美麗牛肝菌,菌區(qū)俗稱“紅蔥”。黃見手,也稱黃癩頭,菌區(qū)俗稱“白蔥”。
見手青確實帶有微毒,其傘背細瓤和桿部在被觸摸后會變?yōu)榍嗌?/strong>,因此得名。不過一旦烹炒受熱,毒性基本消失,如果吃了沒有烹制成熟的見手青,很容易導致視神經出現(xiàn)幻覺,就是我們說的“見小人”,但它的鮮美膩滑,還是讓無數(shù)人想要冒險嘗試。
*溫馨提示:食用見手青一定要烹制成熟、徹底成熟。
▲ 被觸摸后變?yōu)榍嗌囊娛智唷?/span>
都說難看,長成這樣怪我咯?
說松露難看,它應該比不過干巴菌,不過它完整的樣子確實不如切開后耐看。在我們的印象中,松露應該是出現(xiàn)在高檔的西餐廳,搭配精致的餐具。但在云南,過去會直接整塊扔火里面烤,或者切大塊燉雞,所以也稱塊菌,除此之外,它還有個接地氣的土名——豬拱菌。
▲ 剛剛收獲的松露,乍一看還以為是土塊。攝影/萬瑞
傳說此菌發(fā)出的某些氣息,接近于母豬的體味,不知道公豬有什么小心思,總之會拱地幾寸找出來吃掉,因此得名。野生松露雖為珍貴的食用菌,但在云南還無法和干巴菌、雞樅菌論資排輩,是較為年輕的“后起之秀”。
▲ 還未完成全成熟的黑松露菌橫截面,明明是心里美。圖/視覺中國
干巴菌有多難看?汪曾祺在《昆明食菌》中這樣形容干巴菌:“味道最深刻、樣子最難看的,是干巴菌。這東西像一個被踩破的馬蜂窩,顏色如半干牛糞。”雖然難看,但也最貴,干巴菌是昆明市面上價格最高的野生菌。
▲ 這個角度的干巴菌,確實有點像“馬蜂窩”。圖/視覺中國
菌如其名,干巴菌真的很干巴,但也很香!云南祖?zhèn)麟缰迫忸愔破繁环Q為“干巴”,其中“牛干巴”、“羊干巴”較常見,而干巴菌的外觀、氣味都與之相似,因此得名。
品相、重量和潔凈度是影響干巴菌價格的重要因素,獨特的外形讓干巴菌中常雜有松毛、泥沙,極難分揀,需要一絲絲地撕開才能去除雜物。干巴菌從出土到成熟要20天左右,在野生菌中并不多見,這也讓好的干巴菌更顯珍貴,每公斤可價值上千元。
▲ 羊肚菌。
羊肚菌,也稱羊肚菜,因凹凸不平的菌蓋像極了羊肚而得名,至于顏值嘛,喜歡羊肚的人都覺得它并不難看。人們食用羊肚菌的歷史相對悠久,自古便被列為“草八珍”之一,當?shù)剡有“年年羊肚菌吃夠,八十還能滿山走”的俗語流傳。野生的羊肚菌產量少而珍貴,味道尤為鮮美,市面上常見的多為人工種植的羊肚菌。
野生菌大軍,少了我怎么行?
雞樅(zōng)幾乎是云南各地的“最愛”。云南飲食長期田野調查者敢于胡亂曾說:“云南有上百種野生菌,各地有各地的偏好,綜合調查下來,雞樅應該是最受廣泛持久喜歡的菌子。”
▲ 上圖:市場上正在出售的雞樅菌;下圖:適合炸制的火把雞樅。圖/視覺中國
食用雞樅(或其他無毒野生菌)也有風險,請謹慎食用!
雞樅菌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的松樹林中,因食用時會帶有雞肉的特殊香味而得名。整個雨季,雞樅成片而出,品種繁多,各產地差異較大,僅從外觀、大小、顏色區(qū)分,可分為黑、青、黃、白、紅、火把雞樅等不同種類,青雞樅、黃雞樅可以生吃,火把雞樅適合炸制煉油。農歷7月半雷雨天氣最多,最好的火把雞樅就出產于此時。
▲ 油雞縱,拌飯有了它就有了靈魂。攝影/吳學文
松茸,也稱松口蘑,是極為珍貴的野生真菌,屬于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對于氣候、生長環(huán)境等要求十分苛刻,至今無法人工養(yǎng)殖。在云南無污染的高海拔原生態(tài)地區(qū),有著品質最佳的野生松茸。
松茸的菌肉嫩白肥厚,有獨特而濃郁的香氣,不過這只是云南以外其他人認為的松茸,并不是云南人認為的松茸。
▲ 擁有獨特而濃郁香氣的松茸?。圖/視覺中國
在過去,云南大部分地區(qū)并不喜歡吃松茸,還稱其為“臭雞樅”。后來隨著松茸的爆紅,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松茸的“身價”也跟著大幅上漲,仗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云南人自然不會坐視不吃,但若要論松茸在云南野生菌中的地位......算了算了,話語權還是留給云南以外的人吧。
青頭菌頂著一頭灰綠色的菌蓋,看著很“危險”,實則無毒。在云南當?shù)夭耸袌,青頭菌價格相對便宜且最為常見,是當?shù)厝瞬妥郎系?strong>“?途”。而外地人餐桌上的“?途”又會是誰呢?
▲ 看起來有毒,其實無毒的青頭菌。攝影/萬瑞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褐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菌柄、網(wǎng)狀型如裙裾般從菌蓋自上而下鋪開,像一枚“雪裙仙子”緩緩降落人間。相比于一些“奇形怪味”的熱門野生菌,竹蓀口味清淡口感爽脆,是初試野生菌的外地人最好入門的選擇。
▲ “雪裙仙子”竹蓀。
云南食用野生菌的種類實在太過于豐富,未提及的菌子們歡迎文末留言補充。
不同的菌子有自己不同的脾氣,云南人摸著菌子們的脾氣,找到了與之對應的最佳吃法。好菌子只“鮮”給會吃的人,“吃對了”才能解鎖各路菌子隱藏的獨特香氣。在云南,菌子被吃出了“花”,當?shù)厝丝梢砸惶觳怀燥垼瑓s不能一天不吃菌。
▲ 竹蓀入湯,鮮美至極。
給菌子“刺個身”
最“樸素”的吃菌方法,莫過于生吃了。松茸、雞樅、松露、奶漿菌都可直接生吃,食材不經過任何調料的沾染,最大限度釋放菌子原本的鮮味,細細品味,每種菌子的“鮮”都錯落有致。
▲ 松露刺身。圖/視覺中國
人氣最高的松茸刺身,切片后鋪在冰蓋上,芥末和醬油的加入好像再次喚醒了埋藏在泥土下的別樣菌香。當?shù)厝顺W龅?strong>涼拌雞樅,則是先用炭火烤熟,再加入蒜泥、辣椒、鹽巴涼拌,菌體受熱后立即收縮,鎖住了菌子的水分,外香里嫩的菌子十分爽口。
▲ 煎烤后的松茸色澤金黃,香氣誘人。圖/視覺中國
“樸素”吃菌更適合擁有獨特而濃郁香氣的野生菌,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吃菌方式。
給菌子“加點料”
云南野生菌最傳統(tǒng)且通用的烹飪方法,就是炒。當?shù)厝顺跃樱?strong>以炒為主,以煮為輔,即便是煮,煮前也要略炒。菌子鮮美,一般只需加一點青辣椒和蒜片,輔料就是油和鹽,主要吃菌子的本味。
▲ 清炒蘆筍雞樅菌。GIF/網(wǎng)絡
不過干巴菌是個例外,炒干巴菌不放大蒜只放一點青椒絲,炒好的干巴菌香味特別濃烈,不夸張地說,一家炒菌,整棟樓都能聞到香味。而炒雞樅則需要加點火腿絲,火腿豐富的油脂可以褪去雞樅的土腥味,口味更加鮮甜。
▲ 松茸雞油菌炒臘肉。圖/視覺中國
除炒以外,燴和煮也十分常見。青頭菌菌肉厚實飽滿,十分適合燴制,或在青頭菌帽中,填入肉餡隔水蒸,就是“釀”青頭菌,注意要把剔下的菌柄與肉同剁為餡,才是一道有靈魂的釀青頭菌。
用青頭菌煮湯可以加入臘肉或用高湯燉制,而煮制雞樅菌湯,則不建議用臘肉,否則會掩蓋掉雞樅原本的鮮味,改用雞湯為宜。
▲ 青頭菌燴飯。攝影/tedahaoniuniu 圖/匯圖網(wǎng)
想要“重口”一點,可以嘗試黃燜見手青。切成大塊的見手青口感層次分明,入口彈嫩的菌子表面,咬下后又很爽脆,中間部分又有點沙和面,最圓滑滋潤的部分是菌帽。
這樣接地氣的吃法幾乎適用于所有食用野生菌,需要注意的是在烹制過程中一定要用到足量的油,動物油脂可以最大限度激發(fā)出菌子體內的香氣。
給菌子“下個飯”
終于輪到“主食菌”出場了。別管是什么菌,盡管往里面放。松茸包子、雞油菌餃子、鮮菌餛飩......雖然貴了點,但此等鮮味的“主食菌”可不是全年都能吃到的。
▲ 干巴菌炒飯。圖/視覺中國
火把雞樅最適合炸制,煉出的雞樅油用來拌面,香掉下巴。最奢侈的炒飯來自干巴菌,每份價格50-80元不等,優(yōu)質的干巴菌自帶火腿香氣,每一粒炒飯都被菌香緊緊纏繞。
名貴的羊肚菌則更適合做撈飯,醇厚的高湯包裹著花膠、鮑魚的鮮香,掛滿羊肚菌的菌蓋,入口是滿滿的膠質和羊肚菌的鮮嫩。
▲ 羊肚菌湯。
“下飯菌”主打主食,價格雖比普通主食略高,但只需一份即可嘗“鮮”,同時管飽。
給菌子“洗個澡”
云南最家常的“花式”吃菌,非菌火鍋莫屬。尤其是在當?shù)厝思依锍,市場上隨便買了什么菌子就煮什么,用什么鍋也沒那么重要,最為關鍵的則是那鍋煮菌子的湯。用雞鴨鵝肉加宣威火腿煮出來的高湯,再去煮菌子,才是最地道的“野生鮮上鮮”。
▲ 菌子火鍋,“野生鮮上鮮”。
還有一些像松茸冰激凌、干巴菌披薩、見手青“刺身”這樣惹人眼球的新吃法,吸引了不少年輕吃貨。不過再美味的野生菌,食用也是有風險的,請大家一定要遵循吃野生菌的“4熟原則”:
1 只吃熟悉的菌子,種類越單一越好
2 只吃烹制熟了的菌子
3 選擇足夠成熟上市的菌子
4 吃菌后盡量不要飲酒,熟悉去醫(yī)院的道路
快來留言區(qū)說說~你最pick哪個“菌菌”?
一起學黨史
1927年8月7日 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會議著重批評了大革命后期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會議選出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1934年8月7日 紅六軍團從湘贛革命根據(jù)地突圍西征。10月,與紅三軍會師。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隨后,逐步開創(chuàng)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
1950年8月7日-19日 第一屆全國衛(wèi)生會議召開。會議確定“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yī)”為新中國衛(wèi)生工作三大原則。
2007年8月7日 國務院發(fā)出《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為對象,進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進和規(guī)范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戶區(qū)、舊住宅區(qū)改造力度。
云南省第一屆“全國鄉(xiāng)村振興青年先鋒”候選人推選來啦!
云南青年運動文物史料
征集活動
為更好地展示云南青年運動在黨領導下的奮斗歷程,同時做好明年建團100周年活動籌備,增加群眾的參與感,現(xiàn)面向社會公開征集云南青年運動文物史料。
來 源丨地道風物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刪除。
更多新的招聘、考試信息
關注微信公眾號:yn2553
或長按二維碼關注
上一篇上一篇:注意啦!新一輪全省大范圍強降水已“發(fā)貨”
下一篇下一篇:整治!“流量至上”的資本黑手、走火入魔的“飯圈”文化…
云南培訓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復制或鏡像使用,違者必究!
網(wǎng)站備案:滇ICP備13002816號 云教備1006015號
Copyright © 2008 - 2024 云南培訓網(wǎng) 版權所有